
如果有人问,新中国成立70年来,你感觉身边变化最大的是什么?
我想,你可能会说,马路变宽了,车辆变多了,出行方便了……
小编今天就讲讲自己和交通的故事。
小编的父亲在人民公社上班,上下班自行车是当时最奢侈的交通工具,一个屯子也没有几辆自行车。小编记得母亲把喂养了一年的猪卖了,用150元买了辆“大金鹿”自行车。
金鹿自行车是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响当当的名牌产品,产品分两种:一种是载重型金鹿自行车,俗称“大金鹿”;另一种是轻便型金鹿自行车,俗称“小金鹿”。
小编学自行车就是用的“大金鹿”偷着学的,弄的鼻青脸肿,因为“大金鹿”后轮采用倒轮闸,大飞轮、大牙盘、大扣链子、吊簧鞍座,刚有车高矮的我学起来非常困难。
小编1992年8月在乡政府上班,当时乡政府有台绿色吉普车。有时候,一车最多坐下了13名乡干部。
小编2000年结婚时,辉南县要是谁家有台“太子”摩托车,那就是相当富裕了。
1995年,小编的单位有台S王就觉得很牛!2002年,小编的单位换了辆白色桑塔纳。
几年前,小编考取了驾照,这是小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儿!
辉南交通的变化更大,小编在此也和大家讲讲。
辉南县交通局于2009年10月20日更名为辉南县交通运输局。
1997年,辉南县境内有省级干线公路两条,营白(营城子—白山)水泥混凝土二级公路47.6公里;朝长(朝阳镇—长白)水泥混凝土二级公路59.9公里。全县修建水泥公路117.5公里。
2018年, 辉南县域内农村公路网络包含县级公路9条、216.8公里,乡级公路127条、545.3公里,村级公路160条、142.5公里,合计904.6公里。
我县客运班线建制村通车率达到100%,自然屯通车率达到92.8%。
目前,辉南县机动车保有量30465辆,其中新能源电动公交车70台、轿车13台。
近年来,辉南县在“美丽公路”及“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推动下,“康庄大道”正由“村村通”向“路路好”迈进,这不仅给沿线群众和过往车辆提供了舒适的行车环境和休息场所,也带动了当地经济,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活力。
有车才行,有车有诗也有远方。
一张张照片代表着辉南翻天覆地的变化,代表着交通人的努力与付出,承载着新中国成立人民群众满满的幸福感!
幸福生活,我们永远在路上!
信息来源:辉南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