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南广播电视台
  • 客户端下载

木椅、根雕、人参酒…揭秘抚民镇的“乡村振兴宝藏图”

时间:2025-03-11 14:54:43 来源:辉南融媒

分享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以“产”为基,促“业”兴旺
辉南县抚民镇
立足自身优势
从木制品加工到根雕艺术
从人参酒飘香到林蛙养殖
一项项乡村产业“代表作”
承载着农民的致富梦想
这里
奏响的不仅是产业的“奋进曲”
更是乡村未来的希望之声 

图片
图片
图片


匠心传承,打造“椅”居新标杆

图片
图片
图片

1


产业根基: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抚民镇木制品加工历史悠久,享有“关东木椅之乡”的美誉。全镇已培育11家木制品企业,其中5家专注于深加工领域,1家拥有进出口资质。产品涵盖木椅、木床、装饰品等百余种,年产值突破2100余万元带动170余名村民就业,人均收入达6万元。  

2


市场开拓:从东北走向世界

抚民木椅、木门等产品以卓越品质畅销东北三省与京津地区,并成功打入国际市场,远销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深受海外消费者青睐。未来,抚民镇计划通过“技能+产业+人才”模式,深化国内外合作,拓宽电商与线下渠道,让传统木艺焕发国际活力。

3


产业根基: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在推动产业发展的进程中,抚民镇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关键抓手,着力破解企业在物流运输、原材料供应等关键环节面临的难题,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扫清障碍,全力驱动产业朝着绿色化、高端化的方向转型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与持续的创新探索,抚民木制品斩获 “吉林省著名商标” 这一殊荣。这一闪耀光环不仅是对过往努力的有力见证,更让抚民木制品成为行业内品质卓越、创新领航的代名词。



文旅融合,解锁根雕“经济”

图片
图片

1


资源禀赋:雕琢生态财富

抚民镇南关村李家店屯巧借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的得天独厚区位优势,深度挖掘本地资源,以珍稀的长白山北沉香为创作根基,将自然的鬼斧神工与民间巧艺完美融合,衍生出一件件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根雕艺术品。 

如今,屯内7家经营主体活力迸发,凭借精湛工艺与独特材质,年产值近百万元,成功蹚出一条特色鲜明的产业之路,打造出“形出自然,色如琥珀”的根雕品牌,让这一方山水孕育的艺术瑰宝声名远扬。

2


就业增收:指尖艺术点亮生活

抚民镇以非遗传承守护匠心根本,借助电商平台拓宽市场边界,打破深山与外界的阻隔,将传统工艺的深厚底蕴与现代营销的创新活力紧密相融,吸纳带动了40余名村民投身其中,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开启全新生活篇章。

3


未来蓝图:从景区到全域

深化“文旅+非遗”模式,推出根雕体验游、艺术展等活动,将根雕产业打造成抚民镇的文旅新名片,吸引更多游客驻足消费。 



人参酒酿出乡村振兴“滋补味”

图片
图片
图片

1


品牌崛起:三通河的“黄金液”

抚民镇三通河酒业深耕人参酒领域,推出20余种产品年产值超800万元。通过抖音、淘宝等平台畅销全国,并远销非洲、澳大利亚等地,成为滋补酒类的市场黑马。  

2


渠道多元:线上线下齐发力

线上布局电商平台,线下进驻连锁商超,目前已覆盖全国30个城市

3


文化赋能:从产品到IP

计划挖掘人参酒的历史文化,打造品牌IP,提升产品附加值,让“滋补经济”助力村民增收。



林蛙养殖,“跃”出致富路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1


生态优势:绿水青山育珍品

林蛙被誉为“东北山珍”,兼具药用与食用价值,成为特色农业的明星产品。抚民镇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发展林蛙养殖70余户,年产值300余万元。

2


技术护航:从养殖到深加工

政府组织技术骨干深入田间,解决养殖难题,培育3家深加工企业。通过统一销路、品牌包装,林蛙制品从深山走向全国餐桌。  

3


未来愿景:打造全产业链

计划扩大养殖规模,开发林蛙保健品、即食产品,并融合饮食文化推广,让“小林蛙”撬动大产业,带动更多农户增收。  

这里的每一个产品

既是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共生

更是传统与创新的激情碰撞

抚民镇将持续创新

“生态+产业”融合模式

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编辑 | 王   健

初审 | 侯   涛

复审 | 程晓丹

终审 | 宋劲锋

图片


热门评论